中國重人倫,重家族,深信人多好辦事,多子多孫多福氣,喜歡一大家族全聚在一起、住在一起,要五世其昌,要九代同堂。古老民族中,這種血親家族密集群居的現象並非少見,但像中國如此大規模、高密度的大宅門集居卻是世間罕有。
<論語.子路>:「名不正,則言不順。言不順,則事不成。事不成,則禮樂不興。禮樂不興,則刑罰不中。刑罰不中,則民無所措手足。」中國人重禮法又喜歡搞正名,對於人際關係的稱謂自然不會馬虎以待,必定要恭恭敬敬、一絲不苟地為它們掛上專有名詞,鉅細不遺、不厭其煩,亦不怕煩你。因此,在整個親屬稱謂的系統上,非常地複雜、嚴格且講究。
中國是父系社會,重視血統與傳承;好講血脈相連與裙帶關係,不論是「父死子繼、兄終弟及」,或「一人得道、雞犬升天」,或「在家靠父母、出外靠朋友」,在在都說明了親屬關係的重要與親屬關係的濫用。連師生關係、師徒關係、上司部屬 … 等都可以做為套交情的藉口,「一表三千里」更不消說,中國人只要沾上一點邊,就可認親作親戚;雖有「貧居鬧市無人問,富在深山有遠親」的狀況,但總比無親可攀、孤獨於天地要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