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<案例一>

書名:少年維特的煩惱 (The Sorrows of Young Wearther)

作者:歌德 (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, 1749-1832),德國文豪

故事簡述:

  維特瘋狂愛上少女綠蒂,可惜綠蒂早已與青年阿爾貝特訂有婚約。維特愛上綠蒂無法自拔,面對阿爾貝特的親切和譪,維特卻無法橫刀奪愛;道德、友情、愛情交織成無解的難題,維特對迷戀綠蒂感到徬惶、痛苦與煩惱。維特無法對綠蒂表達愛意,亦不願傷害與阿爾貝特的友情,最後,維特以自殺了結。

<案例二>

聯合報,2010/6/1,星期四

高中生醋桶翻.糾眾到影城砍人

  【記者廖炳棋/台北報導】滬江高中薛姓男學生不滿張姓前女友移情別戀,昨天凌晨以手機奪命連環叩張女,引起當時正與張女在威秀影城聊天的鄭姓男友、楊姓男學生等人不滿,楊搶過電話嗆聲,薛不爽找來十多人圍堵並將楊砍成重傷,薛隨後向警方自首。

  楊姓男學生的背部被砍一刀,傷口長達廿公分,腿部也在逃跑時受傷,送醫後已無大礙;薛姓男學生 (十八歲) 自首後說,他被嗆聲後心生不滿,原只想找人教訓前女友及她的朋友,沒想到同伴會帶刀,場面失控才發生砍人案,警方訊問後依殺人未遂罪嫌將薛函送檢方偵辦。

  警方指出,薛姓男學生兩年前與張姓女學生交往,兩人分手後,薛想復合遭拒;張女後來並與同校的鄭姓男學生交往,前天晚上張、鄭前往威秀影城內的夜店,並巧遇友人楊姓男學生,三人一同在夜店外聊天。

  薛姓男學生當時不斷打電話找張姓女前女友出去玩遭拒,薛仍連打十多通電話邀約,楊姓男學生覺得薛很煩,搶過電話嗆聲,薛不爽打電話給張女的弟弟,問清楚張女的行蹤後就要求另外四名朋友與他一同到威秀影城堵人。

  薛姓男學生的友人又找來其他學生、朋友助陣,十多人昨天凌晨兩點多到達威秀影城,看見張女身邊站著的鄭、楊兩人立即喊打,張女拉著鄭跳上計程車逃走,獨留現場的楊被十多人圍毆、砍殺。信義警分局據報趕到,打人一方一哄而散,警方將楊送醫急救,薛事後向派出所自首,警方仍正追查其餘共犯下落。

 

  這二個為情所傷的案例,有相同之處也有相異之處。

  相同之處在於,二項案例的當事人:維特與薛姓學生,很明顯地未受過專業的戀愛訓練、未修過戀過學分,明顯地缺乏正確的戀愛觀念。

  維特不懂得「愛不能讓」的道理,不懂得「戀愛沒有理由」,不懂得「重色輕友」是一件高尚的情操;少年維特以單戀始,以痛苦續,以自殺終,維特讓人心痛,讓人惋惜,嗚呼。

  薛姓學生不懂得愛不能強迫、不能硬上,不能糾纏不清;薛姓學生不懂得愛得放手、以退為進;薛姓學生以糾纏始,以砍殺續,進牢房終,少年艋舺讓人惋惜卻不讓人心痛,因為多死一個爛貨,多一分社會祥和。

  相異之處在於,兩者的格調高低有如雲泥殊路。

  自殺不值鼓勵,但維特的自殺讓聞者痛心,故事那麼的悲傷、悽美與浪漫,那麼的哲學,那麼的文藝,無法原諒又難以深責。

  而薛姓學生的做法卻毫無格調可言,以「艋舺」手段處理感情問題,低俗如三立、民視連續劇的意氣之爭,病態糾纏,兄弟相挺,血腥圍毆 ...,最後身陷囹圄;將江湖黑幫作風用之於把妹,徒於鬼島留笑話耳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塏子 的頭像
    塏子

    寶島刁民

    塏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